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683章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1 / 4)
        在王学新的一番“盅惑”之下,班、陈两人就彻底被华夏的先进技术折服了,他们甚至从未像现在这样激动过……他们并非不希望华夏更先进,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与列强的差距心生自卑,现在突然发现华夏居然走在世界的顶端而且是独一无二,那种狂喜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电子管计算机研发相比起继电器而言没有太大的区别,总体而言就是把继电器全部换成电子管,其它的基本一致。

        之所以说“基本一致”,则是因为王学新并没有打算只是简单的将继电器计算机升级为电子管计算机,他想要实现一个跨度……

        就像之前所说的,王学新有技术知道该怎么做,那为什么又要按部就班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走呢?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ENIAC,但很少有人知道在ENIAC发明时其实已经有一台更先进的计算机准备上线了,这台计算机被称作EDVAC。

        EDVAC之所以没能成为第一台计算机,只是因为军方急着要有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上线运作,于是只能把当时已经可以说是“落后”但已经研发成功可以使用的ENIAC交出去……

        两者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后者使用了一种叫“水银延迟线储存器”作为内存辅助计算机计算。

        如果没有这玩意,对数据的存储就像王学新之前提的意见那样,需要用打孔的纸带。

        用纸带存储的不便性是显而易见的,数据一多纸带就有可能多成一个天文数字,这不仅成本高还有效率低耗时长且数据易损坏等缺点。

        “水银延迟线储存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王学新跟两人解释道:“这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水银柱,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声音传播的延迟性,把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从水银柱的这一端传播至另一端,另一端再把声音信号转换回电信号。如果传播时间需要一秒,就相当于把数据存储了一秒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