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119章 战术 (1 / 4)
        王学新提出的两点很有说服力。

        前者,说的是八路军组建航空队目的……协防运城使八路军有能力守住这个位于运城平原的城市。

        既然是为了这个目的,八路军的航空队就不可能只选择夜间作战,也就是像道格少校说的那样,挂载火箭弹给鬼子来一下就完事。

        如果满足于此,八路军就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一天,当鬼子选择白天进攻运城时,他们用“零战”压制完县机场使八路军战机不敢起飞,再用轰炸机对付八路军的坦克使其同样不敢出战。

        于是,八路军虽然有飞机也有坦克,但在运城方向都无法投入战斗,有跟没有差别不大。

        在这情况下运城还能守得住?

        后者,也就是鬼子的夜间战斗机已经投入战场,这已不是秘密……实际上,鬼子的夜间战斗机是因为太平洋战场的紧迫性而紧急投入实战的,它还有很多不足也十分简陋。

        这款夜间战斗机就是被命名为“屠龙”的KI45。

        它实现夜间战斗的方法很简单,是在战斗机座舱的后方增设一名机枪手,这名机枪手控制着两挺斜射机枪……夜间战斗,飞行员又要驾驶又要控制武器还要识别敌我,要做到几乎不可能。

        但如果后方增设一名机枪手专门负责射击,同时不需要追着目标的尾部而是与敌机并排飞行,这时就有时间识别敌我并瞄准(从侧面识别敌我机型要比后部识别容易得多)。

        这方法几乎可以用“原始”来形容,与鹰酱后期投入的“黑寡妇”用雷达实现夜战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但它至少实现了夜战,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有很好的表现……鬼子这款夜间战斗机甚至保卫本土有能力拦截鹰酱前往轰炸的B29。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