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58章 射程 (4 / 5)
        正所谓“兵不厌诈”,土地到了帝国脚下当然没有再吐出去的道理。

        此时的王学新并不知道冈村宁次正蠢蠢欲动,也不知道侧翼的危险,他依旧在忙着造火箭炮。

        火箭炮原型很快就制作出来了,此时钢管、炮架等对八路军而言都没什么难度,八路军曾成功仿制过更复杂的“鬼炮”,这些东西自然是小菜一碟。

        火箭弹方面出了点小问题:加工尾部的六个喷孔时,在角度上总是有少许差别,于是火箭弹的旋转不太对称,这影响了射程也影响了精度。

        最后还是五金想了个办法,他将打孔机床卡死在一个角度上,每次都是以相同的角度打孔,于是误差就小多了。

        第一发火箭弹是在第十天试射成功的。

        拥有十二根发射管的火箭炮里只装着一枚火箭弹,调好高度和方向后,随着张万和一声令下,五金就通上电点火。

        火箭弹点火后有个延迟过程,其尾部会先冒烟,就像发射登月大型火箭一样。

        然后烟越来越浓接着喷出火焰,不久就“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因为每发火箭弹的延时时间不一样,所以一具多管火箭炮虽然同时点火,却是这一枚那一枚的随机先后发射。

        某部描写抗美援朝的电影里,火箭弹是成批同时打向目标……这在实战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