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各自表明心迹,说话便随意了许多。
常昆问诸葛丞相:“我早知先生大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佩服不已。倒是不知先生竟然做了这泰山神府的阴神司大神官。”
诸葛丞相含笑道:“亮死时,也不知能做这神官。不说天上地下多少人比亮更有资格,单说这泰山神府,也有不少人做的这阴神司大神官。亮曾问杨元帅,为何是我。真君可知杨元帅怎么说的?”
常昆好奇:“杨元帅怎么说的?”
诸葛丞相笑容敛去,叹了一声:“是因亮壮志未酬身先死啊。”
常昆听了先是一怔,随即心下一动,隐隐明悟过来,道:“我此前与钱塘城隍交流,他说诸世阴神,尤以土地、城隍等,以凡世有功有德者任之。有功,便说明为生人时有成就,有德便说明为生人时有思想。有功有德者,大多已在生前完成理想抱负,因此做了阴神,便没了心气儿。”
诸葛丞相笑了起来:“真君之言,乃是真理。正因亮壮志未酬,心中一股气下不去,心气儿尚在,亮才能做这阴神司大神官。”
诸葛孔明之功,勿须赘言。他也是有功有德的人。但他有功有德,却壮志未酬。没能实现北伐中原、再兴汉室的志愿。因此心气尚在。
当然,还有心气的阴神,不是没有。只是有诸葛丞相这等厉害手段的,却数不出几个。因此他是最适合执宰阴神司的人物。
常昆抚掌道:“要的就是这股心气儿。否则还真不好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