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诡秘悬疑 > > 第一百七十四章石龙雕刻(求订阅) (3 / 3)
        不得不说,胖子这脑袋想的跟别人就是不一样。

        吴邪说道:“龙的演变时间是非常漫长的,一开始的时候,龙是匍匐爬行的,随便找个兽头安在蛇的身上,就可以称做是龙了,那个时候,每个部落都有他们自己的龙图腾,形态也随着部落的演变各不相同,之后汉文化的传播,夷夏文化大融合,最后吸取了各个部落图腾的精华,才形成了如今蟠龙的模样。”

        其实整个龙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春秋以前可称之为“古代龙”。古代龙多做匍匐爬行状结构,形态比较粗陋蛇身兽头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但它们的形状极为丰富也异常怪异。或尖角或齿角或无角或长鼻或卷鼻或无鼻或多鳍或一鳍或无鳍或一足或前后有足或无足……

        它们带着一身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展示着神秘的威力。这不仅反映着上古时代各地文化未经系统化之前的形态同时也反映着部落兼并战争的文化特色。

        第二期从战国到唐代可称之为“中世龙”。这是龙的形态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中世龙”开始脱去了爬行动物的特点从匍匐走向飞腾。龙的体态多呈S形显得刚健有力。形态结构也开始复杂化出现了头发、节毛角开始分杈由原先的牛角变为鹿角羊须的特征开始突出有时则表现为兽身。而且气势渐增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来。如汉画砖上的青龙龙头高举引颈长啸大有腾身欲飞之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世龙不管龙姿怎样变化形态怎样不同除圆形造型外它们的头大多奋力高举或引颈欲鸣有引身向上的飞动趋势。这一点与古代龙和现代龙是大不相同的。这种造型艺术乃深深植根于强盛的专制帝国与夷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运动之中。

        第三期是宋以后可称之为“现代龙”。宋以后龙的形态基本定型所以宋、元、明、清七百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现代龙的主要特点是蜿蜒多姿通体华美虽仍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威严但却失去了中世龙的刚猛。它们的头角由短变长呈叉状但却没有进攻性而展示的是一种“威仪棣棣”的容度。上腭由卷变直口由深变浅原始龙带血的巨口变成了满足生存需求的觅食工具。身躯延长须发长飘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得极为协调优美的姿态更富有神韵。它标志着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的基本定型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

        胖子听了后说道:“那也不对啊!照你们这么说,这应该是一条早期龙,而这东夏国的龙应该演变得更加完美了,怎么还是这么丑。”

        黑瞎子道:“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犟呢!说不定人家从那个古迹遗址中见过这种龙,然后他们奉为图腾也不一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