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学社,我入腚了!”
结果加入了文学社赵昊才知道,又一次上了贼船了。
文学社是不假,140年历史是不假。但是在十几年前,文学社发生了一次大变动,结果差点搞的散伙。一直到现在都没缓过劲儿来。
而且近些年的青年人也不好文学这一口了,什么电影明星、朋克音乐、摇滚和飙车才是新潮流。
一群人在一起读书讨论文学啥的,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呆的可以。
所以文学社竟然只有几十个人!
大学四个年级加一起只有几十个人。算上那些本来就不活跃的、大三大四开始找工作做研究没时间的,满打满算能参加活动的不到30人!还不如赵昊他们班人多呢!
就这样,他们居然还硬挺着在校内出版了一本杂志《自由城大学青年文学》,赔的呀,聚餐都不敢买点啤酒。
不过没落人少也有好处,人少事情少,而且因为每一个(被哄骗来的)成员都弥足珍贵,所以气氛很不错。
赵昊反正也是来混学分的,就在这躺着吧。
总不能和那些一到晚上就精神鬼叫的精神小伙子们去蹦迪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