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主力全部压进之后,此时此刻,相当于独立团一力承担起抵御日军精锐板垣师团主力的重任。
这其中有多么的夸张,稍稍分析便知一二。
首先,这是正面的遭遇战,与汤山镇独立团借助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阻拦日军第十六师团的进攻不同,在地形地势上独立团占不到任何优势。
右翼战场的地势平坦,让独立团的坦克机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样的道理,日军师团主力也可以全面展开。
坦克更不是只有独立团才有的,日军板垣师团同样有十几辆坦克在后方阵营备战,此刻正在轰鸣声中向右翼阵地开进。
其次,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上,板垣师团主力都绝对碾压独立团。
战斗至此,尽管板垣师团数次进攻,在临沂阵地上受挫,出现了不小的伤亡,但这种伤亡还不至于让板垣师团伤筋动骨。
此时向独立团压进的板垣师团主力,依旧是拥有第九旅团第二十一旅团,两支步兵旅团,四支步兵联队,近十二支步兵大队,外加上师团直属野炮兵、辎重等联队,足有两万余人马的庞然大物。
纵然板垣师团不至于将所有兵力全部压在对付独立团的战斗中,此时此刻独立团所面临的日军,仅仅是在兵力也将近独立团的三倍。
差距之悬殊,正如周卫国与将领们先前的玩笑,无异于以卵击石。
可这颗卵偏偏就是这么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