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出发吧!”
在行军的路上,周卫国向老兵们粗略地解释了一些特种作战理论,并解释说是自己从国外的军事书籍上所学。
其实这个时期特种作战理论可并不成熟,非要找出一位最早提出特种作战理论思想的奠基人的话,恐怕也做不到。
周卫国也是在前世研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还有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外加上在德国柏林军事学院的时候,与一些导师们深入交流过一些战术思想,这才有所得,心中慢慢地有了特战理论的雏形。
后来一直到抗战胜利,这个理论体系才趋于完善。
为了让老兵们理解何为特种作战,周卫国深入浅出地打了比喻说道:“如果把部队的正面作战比作是明枪,那我们特种作战就是暗箭,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特种作战的精髓就在于这个道理。”
紧接着周卫国又给老兵们介绍了特种作战部队方方面面的一些特点。
笑面虎虽然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脑子却是转得飞快,他听明白了一些,诚心求教道:“教官,你的意思是这特种作战不在于兵力的多少,而在于成员的精锐程度?”
周卫国道:“不错。”
“标准是什么,得有多精锐才行?我们教导队够格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