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丰的卷宗之前就被研究过,他十六岁加入郑和船队,参加过全部六次远航,今年三十七岁,手下指挥着两千三百多海军,管着十条战船,在海战中战功累累。杜郁非重新翻看卷宗,忽然发现一个问题,牛丰是在锡兰国大战的后半年加入船队的,也就是说他是在陈祖义的海盗被剿灭后,于海外加入的船队。这条资料之前并未放在卷宗里,是苏月夜去档案室亲自翻卷宗时才发现的。
“他是海盗出身?而且是在海外加入船队?”袁彬笑道。
苏月夜道:“我问了一下老海员,他们说当时有两千多人加入船队,虽然加入的时间和陈祖义被剿灭的时间接近,但这批人和陈祖义理论上并无关系,他们是锡兰国周围岛屿上的海盗子弟,是当时海战的额外损伤。郑和大人可怜这些孩子,才把十四岁以上的少年都编入了船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都成了中级军官,牛丰属于那种特别能干的人。这批少年从加入就编入了敖骏大人的麾下,等于是敖大人一手带大的。他对牛丰更是格外器重,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若是没有问题,为何要将这页纸头藏起来呢?”杜郁非问。
“怕人说闲话吧。只是做中级军官别人还不在意,军职做高了,麻烦的审查就多。”苏月夜道。
杜郁非将案发以来所有死者的卷宗都摆在桌子上,脑海里将所有的事重新理了一遍,罗邪平安归来,让他一直恍惚的心情重归稳定。他在房间里来回踱了两步,慢慢道:“我之前问过朱岩岚,既然龙观月有那么高的武功,如果海盗要杀郑和大人,她直接去杀就行了,为何要那么麻烦?但现在看来,我可能问错了问题。”
“问错问题?”袁彬皱眉。
“如果对方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郑和大人,也不是任何一个船队高层。而是别的呢?”杜郁非问。
“别的目标?”苏月夜有些不解。
杜郁非道:“目前为止,海盗首脑已经全部死亡。如果一切事情到此为止,谁是这一系列事件最大的受益人?郑和大人说过,目前船队的实际执行权都在下面武将的手中。抛开那些挂着船队的名字实际并不出海的官员,再抛开那些年事已高不再参与第七次远航的人。敖骏作为武将的统帅,他下面是三个指挥使,以及数十个千户。其中七个有平海将军头衔的千户,本来会有三个以上被提拔为指挥使,而今能提拔上来的只有牛丰、石宗信和邓龙。而这三人在近期的表现,只有牛丰最好。所以不出意外,他将顶替凌海和夏弘毅的位置成为指挥使。他原本就是敖骏的亲信,一旦有了相应的职务,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