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宣德元年的八月,或许不是朱高煦那叱咤风云的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却一定是他生命里最后一个大舞台。
只是不知,朱高煦是否作如此想?
王斌灰头土脸地走出朱高煦的书房,这是十天里第三次被责骂。自从决意起兵,汉王朱高煦的情绪就变得喜怒无常。十日前,朱高煦命王斌去劝说在家丁忧的四川监察御史李浚相助造反,结果李浚连夜返京告密。王斌由于办事不利,被杖责三十。当日受牵连被杖责的共有二十三人,当场打死了七个。
三日前,不知为何乐安城派出的探马再也探不出任何大明王师的动向,而青州、沧州等地原本联系妥当的军马纷纷反悔,不参与朱高煦的造反。王斌是山东兵马的主要联络人,又一次被汉王召见,劈头盖脸地责骂了一顿,降官一级。
今日,王斌在京城的耳目终于发回消息,说宣德帝朱瞻基决意御驾亲征。王斌连夜禀告朱高煦,希望其能立即率领大军去取济南,因为乐安城小不利大战,取了济南才能坐拥雄关力拒王师,一旦错过时机,将无以为拒。朱高煦却告诉他,正在考虑投降,放弃起兵……
投降?开什么玩笑……数万将士一起背负叛贼的骂名,如今一战未打,他就要投降?这还是当年那个横刀立马荡平南军,飞扬跋扈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的汉王吗?王斌面色铁青据理力争,而朱高煦情绪波动非常大,先是对其大声呵斥,后又好言安抚,表示定会和朱瞻基决一雌雄。
他到底是什么想法?王斌皱着眉头,心神不定地走出书房,看着朦胧的月色轻轻叹了口气。
“很失望,是不是?”一月前被他请入王府的杨隽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旁。
王斌看着那老头子,轻声道:“你都听到了?”
杨隽道:“年纪老了,耳朵却越发灵敏。我都听到了,他叫来了那么多人一起玩夺位的游戏,结果自己反而不想玩了。”
王斌冷笑道:“这游戏不是说不玩就能不玩的。”他拉着杨隽来到花园的隐蔽之地。
杨隽看了看他,忽然寒着脸道:“朱高煦这个情况,你是否一早就知道了?我来王府一个月,他的情绪一直都不稳定。时而癫狂,时而平静。当年那个睥睨天下的家伙早不知去哪儿了。而你还到处拉人来跟他陪葬!造反到底是他的意思,还是你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