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派学说都将在高台之上,接受众人的质询,问对,详细解释自家之道,以服天下。
这个时候,场中的情景就从一开始的平和,变得充满了火药味,因为每个人对于“道”的理解是有区别的。
如孔子讲“仁”述“礼”,可是道家有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而法家则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了。”
儒家宣扬“君臣父子”,而墨家却言“兼爱,非攻,尚贤”。儒家维护着“礼”,墨家维护着“民”,一为统治,一为尚同,总有许多矛盾。
因而,这后来的辩论,一直充满了火药味,显得十分激烈。一般的小学派,更本就不敢上台。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小学派被历史所淘汰,剩下的俱是于人族有益的显学。
他们分别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与杨拓有关的就有法、农、医三家,可惜史家未上台参与百家争鸣,终不为显学。
其中,法家传承于紫微大帝,由管仲出面奔走。农家传承于杨拓本尊,由许行代行。医家传承于神农氏,由扁鹊传播天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