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之时,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经典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早已不全。
孔子虽著四书,却没有丝毫停歇之意。这一日,孔子问杨拓道:“天有春夏秋冬,人有旦夕祸福。”
“先贤学贯古今,可识得易?吾闻上古圣贤有易道传下,可以测算吉凶,趋吉避害!”
杨拓闻言,不由得一愣,他虽知孔子著有《易传》,却不知道他怎么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
于是问孔子道:“汝为何会有此问?”
孔子答道:“吾也常读周易,然而其经文深奥简古,起来十分困难,我若能著成一书,将其注解,对我人族必定大有助益。”
杨拓闻言点点头,说道:“汝之想法十分不错!我确实通晓易道,我学道之初,就跟随友人,学习了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
“后又得文王传授周易,自此易道才算入了门。不过易道博大精深,易学难精。”
“后又得伏羲、神农、轩辕三位圣皇指点,方才有所成就。最后,经过百余年苦修,方才融会贯通。”
孔子听闻杨拓的易道乃是得传自三皇与文王,心中更是欣喜。盖因这几人,已是易道之大成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