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奉行“井田制”,就是每八户百姓,平分一块长宽都一样的田地,然后均分为九块。每家都种自己边上的那一块,将收成的十分之一上交国家。
剩下中间那一块,大家都可以去种,这块田收获的粮食完全归国家所有,算是这八家百姓集体向国家纳税。
而公家的田收成如何,全看那八家百姓的公德心了,有时一年过去田里只剩野草也是正常的。
不过西岐百姓感念文王与武王的恩德,公家的田地打理得也是十分仔细。
所以西岐收上来的粮草总是多余其他诸侯,日复一日,就造就了西岐的王道乐土。
虽然西岐百姓在整个天下来说,已经算是过得很好了。
不过在杨拓看来,依然是很艰苦,往往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多少粮食。
杨拓看后,只觉得任何时候的百姓都是一群不容易的人。即使在这仙、神满天的世界,依然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付出辛苦的劳动,才能有些许微薄的收获。
杨拓仔细看了一圈,心中也有了一些计较。
这粮食的产量,主要还是得看天、地、人三方面的因素以及种子的质量来决定。
种子自古就有官府在挑选良种,种子的改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