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吧。出了安阳不远,就是河谷盆地。这块平地在秦岭大巴山深处,论面积是最大的。沿着汉水两岸,终于可以看到大片的田野,实在是不容易。这么大面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给汉中增加负担。
上庸其他地方就不行了,所以攻取其他地方没有必要。攻取了,反而要派军防守,人数还不能少,还要运送粮草过去,就是个负担。如果失去了,反而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对魏兴郡所属沿汉水东下的铴县,平阳两个县城,李坤没有建议攻取,离得太远了,距离西城约三百里,根本来不及救援。
但是,李坤低估了王平的决心,一句话就让他没词了:不取二县却奏报收取魏兴郡,是欺君。
“那你去吧,但是别留兵马驻守。你的手下是精兵,是野战用的,不能用来守备。”李坤提醒。
王平答应,又言道,“听亲卫言,有人想当汉军,被先生拒绝了。”
“是,别的可以做,但是扩军,还是将军自己拿主意吧。”李坤心说,自己又不想当诸侯,组建军队做什么。
“不过我让他们组建了护卫队,保护自己的庄子。朝廷需要的话,去征就可以了。”
“谢先生。”王平道,“西城交给先生,训儿在城内巡逻,东侧三十里险要扎有大寨,先生只管做事就可。”
王平走后,李坤又重复了一次安阳的事情。只不过规模更大,涉及的人数,田地更多,李坤这次没有让被处理的那些人自生自灭,听天由命,而是判没收财产,去南中服苦役。至于田地,又重新写了文书,盖了官印。欠条逐一烧掉。
至于后来的投军问题,李坤没有拒绝,而是给了一个过渡,暂时让王训安排,等王平回来再说。
到七月底,王平才回来。这次出去,王平带上了保护李坤的那些亲卫,按李坤的办法做了一通。区别则是王平带回来了二百免去债务的人,交给王训管理。又在西城招了二百,其他让他们编入护卫队。在安阳招一百,其他搬入护卫队。这样,王训手里有了六百人。
至此,建兴十五年(237年)七月,安汉将军王平利用王训在安阳练兵的机会,伏击西城援军,趁势袭占西城,随后占领魏兴郡其他县城,魏兴郡收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