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是想说,多处几日吧。”那李坤倒是没有推辞,“可以,坤正可以顺汉水而东下。”
随后启程,王平让亲卫牵来了一匹马,请李坤坐上去。那人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言说道不会骑马。见王平不信的样子,在亲卫的帮助下,爬上了马背,在亲卫牵马的情况下,没有走几步,到底是下来了。
“真骑不了。”年轻人很是抱歉,“要不将军先回吧,如果有时间的话,坤到了南郑,便去拜访。”
王平一听这口气还算是真诚的,可是谁知道那是什么时候。还是不甘心放弃,便改了计划,决定走水路而行。这里到沔阳大约只有十里的路程,步行的话也用不了多久。
这李坤虽然骑马不行,但却很是擅长走路,这十里的路程没有必要雇车,而且还要过汉水。
路上,李坤却是主动介绍了自己。从幽州范阳而来,就是出来游历,离开幽州,先后经过邺城,雒阳,然后西行到了长安,去了陇右,还走了一趟西凉的金城。返回的时候,南下走武都,去锦城,看了看都江堰,然后准备沿江水而下,去往荆州。
却是眼见寒食节将近,突然想到了诸葛丞相葬于定军山下,便改了主意。来此一趟不容易,于是便北上到了定军山,祭拜大汉丞相,聊表敬意。
至于以后的打算,则是往东去。经汉中,走上庸,过襄阳,去江东想看看钟山风雨,秦淮河的十里繁华。
一行人边走边聊,途中虽然需要渡过汉水,但是十里的路程不长,当晚就在汉水岸边的沔阳住下了。王平还兼任着汉中太守,自是有馆驿安排。于是一行人到了馆驿住宿,晾衣。在外边的雨中走路也是累了,便早早的安歇。
次日,王平带了王训,到汉水码头让亲卫雇了一条船,要求可以直接到南郑的,顺水而下。安排亲卫们自己骑马回去,如此既省体力,速度又快。
坐船的确轻松又快捷,顺水而下,天没黑就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