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在意礼后面的义,即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礼仪。
夫子的学说里就有‘时中’这样的说法——时代是会变的,君子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改变,过去之礼未必符合现在之世,但是礼后蕴含的义是一样的。
会有弟子大考写论述之文。
大概就是,夫子告诉你这个是笔,这个是墨。
你觉得很简单,打了个盹。
抬起头。
结果夫子已经讲完了千里江山图的绘制过程。
神将琴张:“…………”
就很离谱。
而后世有学子把这帮儒家弟子的考试答案收集起来,编撰整理,是为《礼记》,涉及封国、爵禄、职官、祭祀、丧葬、巡狩、刑法,民生等一系列的东西,五花八门,其实大概可以命名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