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授箓是依据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所传的《天坛玉格》,初受《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加授《上清五雷经箓》,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上清大洞经箓》,《三清三洞经箓》,不过最后的上清箓是只有天师才能得受。”
老道人叹道:“不错。”
“可是你可知,古时的授箓要比当代繁琐许多。”
“且不提那上清箓二十四阶,就只是寻常道人,所受之箓是为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太,最尊也。太也,极也,通也。三界独尊,众圣之极,即所谓道君也。此箓而言老君也,授正一盟威箓於三天法师,以传于世。”
玄一好奇道:“盟威箓?”
老道人摇头答道:“并非当代太上正一盟威经箓,而是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此箓共有二十四品阶,以应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自仙灵百五十将军箓启,历经修持得以授箓。”
“其中繁杂,也有一些箓是专门应对特殊情况而授,并非是常规的箓,譬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斩千鬼万神箓》,位列盟威宝箓之一,道藏曾言明此箓凶性太强,不可常用。”
“而等到修行高深,也会有《太上三五辟邪箓》《太上解六害神符箓》,我们现在只知道这些箓文位列于十余阶,却不可定数,随师而传。”
“当时的箓分类极多,针对性也强,相对应的,施法就会简单许多,对于仪轨的要求没有特别严苛。”
“当时的三天法师外出,若是要对付鬼物,便请一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若是要代表天师府外出巡查各处地祇,便请《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