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忠武侯忽然收剑,眼中生出一缕柔情,喃喃道,“佩儿,泳儿,别恨爹。贼子,替我儿偿命。”话罢,忠武侯势如疯魔一般狂扑而来。
邓神秀要疯了,不为美人,不为后人,还能有什么执念?
忠武侯的史料,他也看过,虽有功于国,但并无太多建树,一世醇酒美人,享用无尽。
死后,皇帝还加谥“忠武”,已是谥之极美。人臣如此,还有什么遗憾呢?
他一边苦苦抵御,一边努力回想忠武侯的史料,忽地,灵光一闪,发现问题不对。
忠武侯原来叫“山阳侯”,忠武这个美谥,是他死后的三年才加上的,世上才呼之“忠武侯”。
而那时明太祖已崩,太宗即位一年崩殂,这谥号是宣宗敬上的。
也就是说,忠武侯死后,他的好兄弟明太祖并没有给他上谥。
这说明什么?说明忠武侯在世的时候,朝廷对他防备极深?连谥号都不肯加,忠武侯在史书上的形象不佳,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到了宣宗时,前人的恩怨已消,往往可以客观地评价已逝的朝廷大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