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你那朋友还有来往吗?”虞荣突然问。
“他在我另一个朋友那里打工。”周轩实话实说。
“哼,交友不慎,错了还不知道远离,依然和他走动,说明你也没什么辨别心。”虞荣刚刚对周轩建立起来的好感荡然无存。
最为难过的是陈晓玲,这么看好周轩,三言两语就露了底。
“学校管理者的失职,在校生在外面公然搞封建迷信,就没有人提醒你吗?”虞荣不客气问,恨不得当场把周轩打回原形。
“起名馆如果不合法,就不会让开了。普通人家的孩子,生来无寸缕裹身,只能夹缝中求生存。”周轩听出对方的意思来,倔强的反驳。
“我年轻时候为了养家糊口,去卸沙车,搬砖头,还做过年纪最大的推销员,却从来没搞过这些骗人的东西。现在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女儿从前的经历,江湖术士能做到吗?”虞荣鄙夷道。
“得看什么样的术士。江湖骗子做不到,但诸葛亮、管辂的后人却是争着认祖宗。”周轩毫不示弱。
“诸葛亮二十八岁辅助刘备登基,管辂也是年少出名,请问,你现在有什么成就?”虞荣冷冷问。
“姜子牙八十岁江边垂钓,晋文公流亡二十年,以耳顺之年即位,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三千兵甲可吞吴。有志不在年少,也不在年高。”周轩据理力争。
“大器晚成的毕竟是少数,自古英雄出少年,更有民间说法,三岁看到老,人可是越来越糊涂。”虞荣冷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