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这一防线,国军与日军不断投放、增强兵力。
淞沪会战进入最后的决战关头。
日军向淞沪战场投入的强大的陆海空立体火力,犹如铁与火的磨房。国军以军、师、团投入战场,不过一日,便丧失战力。
在现代化火力打击下,70万国军也只能以尸山血海,向死前进。
蕴藻浜河防线的攻防战,国军受制于武器之落后,完全处于被动。是时,海内外报纸和国际军事观察员目睹激战,无不震撼称之“血肉磨坊”。
很显然,川军在淞沪会战白热化阶段进入战场,其防线便处于“血肉磨坊”的中间部位。
以整个淞沪会战全局着想,第19集团军最大的任务,就是劣势下,想方设法保证蕴藻浜河防线不被日军全面崩溃。
薛岳尤其精于战局进程和敌我战力的计算。
在战事最关键时刻,把装备落后的川军投放一线,消耗日军攻击。最后,依靠相对武器装备、训练等更为出色的粤军、桂军决战托底,以保全集团军战线。
全线危急,薛岳电令简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