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末时期,战乱频繁,天下大乱,乱世之中妖孽横行,民不聊生,南华山中有一老僧,法号渡悲,修行多年,道行精深,见苍生受难,便下山降妖除魔,普渡众生。
这一日,渡悲途经一村子,远远观望,见村中阴气冲天,骇然,心知不妙,来到那村中,顿觉阵阵阴风扑面,头顶虽艳阳高照,却亦不能驱散村中的阴森之气。
路上有不少行人,皆面黄肌瘦,步履蹒跚,如重病在身,仔细观察,见每个人身上都阴气很重,定是村中阴气侵蚀入人体内,致阴盛阳衰,若长此以往,怕有性命之忧。
渡悲不禁长叹一声,哀苍生之苦,正这时,路上一老者忽然跌倒在地,哆嗦个不停,他赶忙上前将老者扶起,触碰到老者,感觉老者浑身冰凉。
渡悲以佛力在老者体内流转,欲替其驱散阴气,却不料阴气已入膏肓,佛力亦不能及,只得将其体表寒气驱散,老者感觉身上渐暖,恢复了过来,起身向渡悲道谢,谢其救命之恩。
渡悲却摆了摆手,说道:“惭愧,你阴气已入膏肓,我仅是帮你驱散体表寒气,却并未为你治愈。”
那老者听后说道:“若非是大师相助,我怕是已然丧命了,大师又何须言愧。”
“阿弥陀佛。”渡悲道了个佛号,而后询问老者村中为何阴气如此之盛。
老者说道:“十年之前,村中一洼处莫名出现了一条河,河中河水浑浊发黄,冰寒彻骨,日夜散发寒气,至此之后村中人便患了一种怪病,称作寒症,得了此症,轻则几月,重则几日便会发作一次,发作之时无论寒暑,皆感到浑身发冷,寒彻心扉,穿多少衣物都不顶用,撑的过去便罢,撑不过去便会丧命。”
老者长叹一口气,又说道:“寒暑易节,一晃十年已过,村中人因为此症,已死去近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