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事实会告诉我们,这次是吾颜过于乐观了。
来到襄州后的吾宏,常常来找李兰探讨军事问题,吾宏自然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李兰对他的心思也都明白,但是李兰是个耿直的将领,对于这种党派之争他不屑于参与,在他眼中自己只听命于皇帝吾颜。
慢慢的吾宏也对李兰也无计可施了,只觉的他不识时务。但是吾宏自然不会是一个安分的人,他见李兰不识时务,便广泛的拉拢军中其它将领了,对待将领们,吾宏也是毫不栗色,经常大把大把的金银赏赐,凡是听命于他的,吾宏还率先提拔他们。因此,很多将领便开始围绕在吾宏身边了,吾宏的军中小团体也就初步形成了。
李兰将这都开在眼里,他也暗地里给吾颜写过很多奏折了,但都没能引起吾颜的重视,他认为这也无妨大碍,毕竟儿子大仗还得靠着这一帮人呢。
吾宏一方面拉拢人心,一方面竭力鼓动李兰出兵伐蜀,他太想建功立业,吸引父亲的重视了。
但是李兰对于他的请求都没有准许,他对吾宏的回复都统一为:“齐王殿下,没有皇帝命令,一兵一卒不能调度。”
李兰搬出皇帝,吾宏自然无计可施了,他便只能不断的对父皇上书,请求伐蜀。但并没挣得父亲的同意,反倒遭来了父亲的一番呵斥,让他改一改放纵的性格,安心练兵,心中要有所收敛。
吾宏自然知道,父亲是不满意自己拉帮结派的行为,但也不便直说。收到了父亲的呵斥,齐王吾宏只好消停一段时间了。
楚国的吴影却不消停了,他感觉自己已经休养的差不多了,兵马粮草也都算富足,是时候大干一场了。
一直想统一天下的吴影要行动了。他知道济州已经被吾颜拿下了,自己正可以约吾颜一同伐蜀,共分蜀地,想必吾颜是不会拒绝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