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一百零五章 战前动员 (1 / 3)
        古往今来,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科技,尤其到了近代以后,这种趋势越发的明显。

        为什么在清末以后华夏饱受列强欺凌,不是因为缺少血性、勇敢的士兵,也不是缺乏能征善战的将领,而是整个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落后造成了这一切。

        列强用他们的工业化的优越性降维打击所有落后的农耕和游牧为主的国家,工业发达国家,他们发动战争的底气不是一般的足。

        当然华夏的有识之士一直没有停止追寻国富民强的步伐,可惜眼下,包括那些伟人们,所有人还都处在探索之中。

        早已倒下的满清的曾经的闭关锁国政策,带给整个华夏的遗毒是灾难性的,国府在抗战初期中之所以节节败退,后勤、装备的问题占了主要原因。

        后勤,可以说在现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就像在华夏战场上骄狂不可一视的东瀛,就面临着严重的后勤问题,比如他们制造的坦克,在二战中就只能当装甲车用。

        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是一个岛国,国家的防御更重要的体现在海军的扩张上。众所周知,战列舰都是动则几万吨的大家伙,而且一次作战准备或训练,就够一只装甲师团打上好几个月的了。

        尽管东瀛陆军装备在列强中并不先进,但要想彻底击溃东瀛陆军却并不容易,原因在于此时华夏的士兵在训练、补给、装备上都不如东瀛,哪怕以伍伺仁的铁血性格,也只能无奈的徐徐图之。

        二战中,早期对抗德意志侵略的红色北极熊,都是用人命去填的,就像对抗东瀛侵略的华夏,基本上都是凭借血肉之躯在阻挡侵略者的脚步。

        红色北极熊初期打不过德意志,德意志军队强悍的新式武器占据了主要因素,再加上堪称创造了战争历史变革的“闪电战”,因此对于小胡子这位狂人来说,伍伺仁“捡破烂”的行为不仅不反感,反而有些推波助澜,毕竟德意志现在最缺的就是资源。

        “司令,我们动员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是否有些太过于冒进了?”

        饶是素以胆大包天的邱雨庵,在伍伺仁主持的这次战略会议上,也被他的“大手笔”吓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