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理。”白伢子答道。
“何为理?”乔义成问。
“额…”白伢子哑然。
“人初生之时,如一张白纸,于世间万事万物好奇,是矣好的也学,坏的也学,但你要分得清好坏,得从书本中明白何为好与坏,于先哲处求德,方能明理修持自身。”乔义成缓缓说道。
“乔先生的意思是我积累不够,需多看书吗?”白伢子问道。
乔义成顿了顿,接着又说道:“书是总结前人言论的载体,即便书中之言,也不能全部表达意志和思想,而语言变成文字,文字变成书,便又隔多了一层。人言千百句不过一根由,你需能看透言语的表面,见到前人思想,若你看不到,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当今修行界为何不如远古,落后前人也是因此。”
白伢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乔义成接着说道:“远古有真人,为何现在没有?”
白伢子摇了摇头,乔义成又说道:“有道之人称呼真人,并非是因为修为高低决定的。如今的人皆是以为踏入天人境便为真,却不知只是修了假道。”
乔义成眼眸深邃,悠远明亮,泛着点点星光,说道:“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是为真人,而修假道的人,不过是没有达到做人的标志的人。”
“再来说说理,能明理求真见道的人极少,非是门槛高,而是多的人在长成之后固化了思想,不愿再接受与之固化思想相悖的旁的言论。若是旁人言论不足取,便从书中求,若书中也没有,便感悟天地至理,方不至人云亦云,人往吾亦往,见心明理之道是我于天地中求来的,可我未必也是对的,还需得你自己悟透。”乔义成说了很多。
白伢子也想了很多,然后问道:“那果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