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合作社的社长和乡亲们,请排好队!……”
时近重阳,腾越又到了一年交纳农税的日子。衙门上的几口大喇叭内又传出了维持秩序的声音。
今年的农民们气色比往年都要好。因为他们的收成是收前都不敢想象的,一亩田能产六百斤以上的精粮。
而衙门要纳的税和往年一样,依然是每亩三斗。各处合作社用大车小车拉来的粮食,大多是给政府收购的。
“纳税的走这边,收购的走这边!……”同知举着话筒,指挥着工作人员和农民们。
农民们经过合作生产,也开始变得井然有序。不再像以前那样乱哄哄。
这让纳税的过程变得非常顺利。
而且合作社的成立,让每个村舍不用把人全叫齐。社长只带足够的人手,一次性把社里该纳的粮食交完就行。
然后,他们就将剩下的大头出售给政府,作为商品粮。
政府严格按平价收购。两石精粮的官价为一两白银,五石杂粮的官价为一两白银。且当面收粮付帐。
这就是“交足国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