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太阳西垂,今天纳粮的终于结束了。
陶厅判起身走到桌案前,向着众人拱了拱手:“乡亲们,请稍留步,听本厅说几句话!”
这一回,百姓们都没有走,现场也安静了许多。根本不用衙吏维持秩序。
陶厅判说道:“大家也看到了,用了平斗,官库今年的存粮可能就不够了。再加上损耗,恐怕难以为继,所以本厅希望诸位乡绅父老,还有家中尚有余粮的乡亲们,能慷慨大度,将余粮兑于官厅。官厅可用布帛,换市价兑换!当然,官府决不强买强卖,听凭各人自愿。”
所谓是将心比心。不少人都说道:“我们愿意!”
李乡绅更是说道:“小人家中余粮富足,但今日未曾运至衙门。不知改日再来可否?”
陶厅判说道:“当然!直到年末,逢圩的日子都可来兑!”说着,衙吏便抬上了一匹匹棉布,排在了桌案上。
不少人赶圩的时候,也见过这种棉布。品质好,价钱低,家里有余粮的人当即开始兑换,与市价等同。
陶厅判这才松了一口气,之后又说道:“第二件事。那就是到明年春耕,希望诸位乡亲按官府的规划,用好种,施好肥,办起合作社,千万不要再单干了!今年单干的乡亲,已经吃了亏,明年我们一定要把损失补回来。”
很多农民听了,也是十分后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