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甄妮来说,乐天的案子是一件印象深刻的案例,由于个体心理咨询大部分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有部分来访者甚至需要十几次、几十次的辅导后才会取得突破和效果,因此这件案子在感觉上更像是诊所漫长业务节奏中的一支小小插曲,本来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向老师请教,可叶老师这两天却不知所踪,凭着一种直觉,甄妮总感觉叶老师似乎有什么心事,案件的破获好像也并没有让他有多么高兴。
清晨,几只信鸽扑棱着翅膀从”织梦心理工作室“的招牌旁掠过,甄妮早早的来到工作室,推开访谈室的窗户,外面的空气湿漉漉的,是昨晚刚刚下过的雨。
由于叶老师不在家,甄妮也只好把本来就不多的几位预约客户往后延期,有时候这种做法难免会导致客户的流失,但即使这样也没什么办法,叶老师好像没有给工作室增加人手的打算,而她还处在实习期,虽然甄妮的心里也很想拥有自己的客户,可在叶老师点头之前她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唉...干什么去了这是。”
甄妮坐在电脑前,心里嘀咕着,叶老师临走前还给她布置了一大堆整理资料的工作,虽然这听起来像是给她没事儿找事儿做,但她也没什么办法,因为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而叶老师对她学习成果的检查颇为严格,自己也不敢马虎。
访谈资料其实是访谈过程中老师手写的笔记以及对每位来访者制作的卡片式记录,由于心理咨询的原则之一是“不求不助,去者不追”,所以虽然看起来案例很多,但有部分来访者会半途终止咨询,所以留下的资料不过是薄薄的几张纸而已,但即便是这样,按照行业的惯例也要整理好并保存至少十年以上,以备需要的时候查询。
一上午的时间过的很快,甄妮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着功课,终于完成了一份访谈笔记的整理,伸了一下懒腰,她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就在这个时候电脑弹出了提示,有一封新的电子邮件。
甄妮随手打开了邮件,刚刚看了几眼后递到嘴边的杯子又很快的被放回桌子上,她睁大了眼睛,邮件是一位个人来访者发来的,署名是“王紫铃”。
“王紫铃....”
甄妮记得她的名字,她就是之前在梦中遇见吐血男人那位来访者,这位女士已经在叶老师这坚持做了几期辅导了,
“好久没来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