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起身准备进入那个图纸上标注大洞。我还是盯着丁晓东的灯,酒爵灯的火苗很小,只比萤火虫稍大一点,不过这火苗的样子很奇怪,颜色照刚才有些轻微的变化。
旁边是一个很大的土洞口,周围没有动过土的痕迹,凉风从里面吹来,风速并不快。吹来的空气似乎有湿度,在灯光前形成雾状,能见度很低。一行人进入了土洞,慢坡向下走了几十米,洞壁开始出现一些碎石快,再向前几步,四周就是整齐的曾方形的石通道。
没错了。资料上写得清楚,的确是普通的青石灰岩,这种四方规整的通道,明显是人工开凿。滑行到一半,基本可以确定,这样的形制,可以确定差不多是采石场。资料上的东西,不要全信。之前来过的人,是怎么判定这里不是采石场的!
张春来开始了他的叮叮当当乱敲。
石通道很短,只能用石通道来形容,因为这根本不是墓道。好像是开采石料留下的空洞,但这一点从身后的土洞来判断,又不太可能,打到土层的采石场,如果工程没结束,必须回填才对。每隔一小段都会慢慢变窄,这就更不对了,没理由从里面向外打,越往内部,应该越宽才对。
石通道尽头,出现很大开阔的空间,灯光所及之处很多根大石柱,只能暂时定为石室。李立明道:“像这样石室还有几个,也就都是我们重点要找的地方”。
“别急”张春来道:“先看看四周,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也好”李立明说道:“仔细观察一下,任何可疑的事物都不要放过”。
通道下方里地面有十几米高度,只能放绳索下去。几根大柱子也是不规整的圆柱体,没有打磨修缮的迹象。圆柱体中间略细,身边通道的出口颜色均匀,可见青石灰岩的密度硬度很高,比进来的方形通道质地要好。
我说道:“这里不像是墓葬,墓葬里怎么会有这么不像样的石柱,这不就是压变形的柱子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