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界定上特别明确。
界定明确就不会产生混淆。
而通常的语言也就是口语在传达情感的时候,不管怎么说,情感是模糊的。就算界定和限制已经从头到尾的力求堵塞漏洞了,而漏洞仍然存在。实际说起来,这些漏洞不是语言的漏洞而是情感的漏洞。
人们并不能特别容易弄明白自己的情感。
书体语言则是要尽量避免这些无处不在的漏洞,特别在转折和铺垫、加重减轻语气和一层一层螺旋上升要导出结论的时候。
听课的学生大哗,某些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在情感上容易通过的事情,在“煽动”下不成为阻壁的“事件”,在套用了逻辑思维的时候——也多少有一些个人情感,这是避免不了的,形成所谓的讲课风格——事件的结论往往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有了偏颇有了背离,甚至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也就是规则和情感不是一个方向。
规则和情感必然有一方是靠不住的。如果说是规则,我们一般情况下不会说是规则错了,那么就是对规则掌握得不够全面,也就是加入的因素太少。
我们掌握的规则对于我们来说很不受用。
或者是情感错了,这在我们,承认起来同样困难,只能说是表达不了或者无法表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