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战区高射炮十分紧张,已经没有库存了,但是由于日本飞机现在不来轰炸宜昌城了,他们就把原来防守宜昌的防空阵地上的高射炮,都给高九抽调了过来。
高九抽调了一批特战队员进行演练,根据日本军舰在长江上通常两艘舰艇之间间隔的距离,他们在远处设置了靶子,间隔200米设置三个高射炮阵地,然后在每个阵地安装了电话,高九站在这三个高射炮阵地的中间位置,负责测量距离,提供射击诸元,用电话进行指挥。
经过反复的测试之后,效果很好,队员们都能够打中目标。
这天清晨,高九等人携带着12门高射炮,再次在江边埋伏。
上午10点,两艘炮艇间隔220米左右开了过来。
高九等两艘炮艇开到了三个高射炮阵地中间的位置时,分别指挥着6门高射炮打击一艘日军的炮艇。刹那间,密集的穿甲弹飞向了敌军的炮艇。
特战队员们虽然没有高九打得那么准,但是胜在高射炮数量众多,不到两分钟,两艘敌舰又被打沉了。
敌舰遭到这样的打击之后,他们急眼了,以后一出动就是五艘以上。
高九也跟他们较上劲了,他给林燕妮发去了电报,让林文翰直接又调过来了20门高射炮,继续伏击日军在长江上的舰船。
就这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日军就损失了二十多艘舰船。
这一下,日军承受不了了。他们可以更大规模地组织舰船一起行动,可是那完全不现实。这么长的长江防线,在某一个地带,他们没有那么多舰船,即便是有,也不可能每次出动都集中那么多的舰船。舰船开动是要烧油的,再加上那么多人员的消耗,经济上也承受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