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关心蒙古人内部的勾心斗角,只要这一战能结结实实打疼这帮吃硬不吃软的棒槌,让他们短时期里不敢再骚扰大明,给北境换来至少三十年太平就够了。
想要一战开万世太平是不可能的,只有朱元璋那种把皇帝当地主做的人才会有那种想法。
有这三十年太平时光,要是还发展不起来,再被人家卷土重来,那只能怪自己太怂。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还不如让它去屎!
孙铮毫不客气的给他们划了一道线,以八百里瀚海为界,只许在这条线以北放牧,敢南下就别怪我北上!
至于赔偿款项,今年一时拿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分期慢慢还。允许你们每年拿一部分牲口和羊毛、皮草、药材、玉石等物资来抵帐。
同时为了避免你们日子不好过,我们会在哈密、肃州、九原等地,开设三到五个榷场以供双方互贸,只要你们遵守大明律法,每年可以派几支队伍南下互贸。采购你们需要的物资。
两位太师这回是真的五体投地,蒙古人和明朝之间的关系可谓一言难尽。之所以经常南下寇边,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大明对草原实施的经济封锁效果太好。
明朝对这些蒙古后裔的态度也是相当诡异。曾被太宗赐立朵颜三卫的兀良哈部,因为早年的革命友谊,与大明分分合合,就像一对冤家,经常是叛乱、安抚、招讨、册封,一条龙,流程套路熟的不行。
但对于鞑靼和瓦剌这两部,就算他们跪下来喊爸爸,大明也没有多看一眼的兴趣。想买的东西买不到,想卖货人家还不要。这帮人被逼的没招,只能硬着头皮做强盗,抢东西,抢人,抢地盘,胃口一天大过一天。
大明朝堂上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抱着祖上曾把这些蛮子远远赶走的旧观念,总以为只要持续封锁,就能把这些人逼死或者逼的远走他乡。
但他们忘记了最要紧的一件事,想要实现封锁别人的目的,你得拥有别人不敢挑衅的实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