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往往是每座城池香火最旺,最繁华的地段。朱表桂舍得拿出这地段的宅子,足见庆成王府确实很有钱。
当然,在太原城,最有钱的当属晋王府,没有之一。某种意义上来讲,整座太原城,都属于他家私产。
文庙和晋王府,也只有一街之隔,都不用费脚,走出街口就能看到晋王府院墙。
文庙一条街,分布着各种出售文房四宝和书籍文玩的店铺,不少头戴大方巾,穿着蓝衫的学子游走其间。倒是显得生机勃勃,文气盎然。
可是转出街口,再看仅仅一街之隔的另一条巷道,几个拖着枣杆,捧着破碗,一路颤巍巍向行人乞讨的流民,小心翼翼打量过往行人,连乞讨的声音都尽量压低,唯恐冲撞了贵人,惹来麻烦。
随意而行,这一路上,孙铮不光看到了卖菜的、卖苦力的,也看到了头上插着标草,被当做商品出售的男女老幼。
仅仅一街之隔,一边是莺歌燕舞,四海升平。另一边,则是鬻儿卖女,颠沛流离。这种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就这么共处同一片阳光之下,泾渭分明,井河不犯。
这就是大明朝现状的缩影。
整个大明就处于这么一种两级分化的状态,从建国开始一直到灭国,从未有过实质性的改变。
有很多明粉一说大明,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这不正是普通百姓缴粮纳税,辛苦奉养的国家应尽的义务吗?
说到底,民众没有真正觉醒,没有彻底的社会改革,任何王朝,都不过是互相比烂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