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小米加步枪”的土穷挫队伍能取得最终胜利?答案很简单,就是民心所向!
民心是个从先秦时代就挂在精英嘴边的老生长谈,但纵观人类历史,真正能够理解并坚定不移的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他们!
这些将民心当成刷分手段的人,不会明白,自然也无法理解他们眼中所见的种种奇迹。
记者们发现,这远离城市的山间部落,人们虽然并不富裕,但脸上却洋溢着从心底发出的微笑。那是一种久违了的表情,有些外国记者甚至是第一次从国人脸上看到笑容!
这贫穷的山间村落,条件确实简陋。但是入目所见,打着补丁的衣服洗的干净;泥胚竹木搭建的房屋,结构简单,却打理的井井有条。光是这种洁净卫生的感觉,就是生平仅见!
记者们像发现了空中花园,兴奋的沿着小道来回乱串,手中相机不时按下,原本准备给判官专用的胶卷,被提前用掉许多。
总算还记着判官的采访,上午十点左右,记者们陆续来到孙铮家。
袁主任亲自客串服务员,客气的将众人穿过堂屋,走进院子。
孙铮家的院子依山而建,山体那面曾经做过很长时间的靶墙。后来修建了训练场,孙铮抽空把山体削平,做成一面“山墙”。本来给李雪娟当会场用,为了这次采访,他花了几天时间做了点修改整理。
雪白的山墙上,涂绘着一个直径约两米、红黑两色的保护伞图案。
山墙前方,排着数排桌椅,完全就是小学生课堂结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