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不敢?”孙铮突然翻脸怒道:“我到这个世界二十几年,辛辛苦苦扫北虏,除边患。除倭寇,下南洋。哪一桩不是为大明添砖加瓦?我以为,凭着自己的努力,为你们做那些你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把你们擅长的事情交给你们做,大明朝必然蒸蒸日上,百姓再无流离失所之苦,再不必受饥寒交迫之罪。甚至为了让你们腾出手脚施政,连你们下毒弑君的时候,我都没有干涉!
“你们嫌正德碍事,要把他搬开,没关系,我由得你们。可你们自己掌权之后,是怎么做的?这才两年,还特么的不到两年!”
孙铮把手一伸,旁边士兵递上一摞奏折:“从正德十年起,我就再也没听说过大明境内还有因灾导致的流民了,可是你们才掌权一年半,蜀地就发生了十六起流民做乱事件。而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我们赈灾了……”
孙铮将奏折丢向杨廷和:“如果赈灾钱粮到位,还会有流民闹事吗?蜀王借机哄抬粮价,与四川总兵合谋,为夺民田,屠村两座,大大小小杀了三百余口。锦衣卫衙门得报,第一件事不是向皇帝报信,却将消息传给了蜀王。导致当地锦衣卫衙门被灭门,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这事你知道吗?”
杨廷和瞠目结舌,猛然扭头看向武将班里的英国公。
英国公扑通就趴了,锦衣卫新上任的指挥使,是他的女婿。而且蜀王屠村这事,他确实听女婿提过一嘴,当时他是真没往心里去呀!
孙铮冷笑:“锦衣卫乃天子亲军,竟然因为换了一任指挥使,不但再起不到耳目作用,甚至干出出卖自家袍泽的丑行!这就是你杨阁老掌权的成绩?
“以大明朝两代先帝积累的这些家当,就算你们文恬武嬉不思进取,慢慢败也能败个几代人吧?可你自己算一算,如果真照你们这么个折腾法,还能撑几天!一个个嘴上说的忧国忧民,实际上却在祸害天下苍生!
“你们不用找了,英国公那个宝贝女婿,已经被我扭送成都锦衣卫衙门现场了,他要在那里,用自己的血洗涮他给锦衣卫带来的屈辱!你也不用说什么祸不及妻儿的屁话,他们一家,从今天起,就要去倭国服劳役了。男的去矿上采矿,女的去倚门卖笑。对,没错,就是英国公府上的二小姐,以后要在倭国做最下贱的事情。不要想着用什么一死明志的招数逃过去,就算她死了,我也能从阴司把她揪回来!”
英国公直接瘫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老夫愿意出银钱抚恤,出双倍!五倍!只求国师开恩,给小女一个体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