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城,朱慈?r召开了战后总结会,由勇卫营和新营两部人马的将官参加,对此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汪万年和张世泽二人有幸受到邀请旁听,开始二人对这种会议感到十分新鲜,随着会议的进行,二人这才发现这种总结会是多么的厉害。
根据统计,此战共斩敌一万一千,加上打崩了扬古利堵门的人马并斩获了两千多级,还有之前守城斩获的五千多,共计斩敌一万八千人。
主要是阿巴泰太谨慎了,一开战打不过就急着撤军了,让明军拉开了阵势却没有扩大战果的机会,不过在后面的追击战中倒是斩杀了不少。
此战明军损失也比较多,四营人马共损失三千五百多人,朱慈?r对下令将战死将士的遗体送往京师陵园安葬,灵牌入忠魂祠,新营抚恤按照勇卫营的标准。
朱慈?r写了一封详细的战报派人送到了在顺义城的曹化淳,让他过目后再派人送到宫里,曹化淳接到战报后笑容满满的捧着捷报亲自回京了。
在开完了总结会,朱慈?r又收到一个消息:卢象升率天雄军已到了大兴城附近,明日就可到达新城。
※※※※※※※※※※※※※
注:有书友说一场战斗能承受的损失只有510,本书中动不动出现清军成千上万的损失感觉太假了,这里我简单解释一下:
在汉唐时,对周边国家战争中经常出现一打几的战损,那是因为汉唐时期汉族的装备碾压周边,经常出现你吃我一箭就一个窟窿,我吃你一箭只是盔甲破损,本人压根没事这种碾压。
而后来东西晋的乱世加速了周边国家吸取汉文明的速度,到了元代更是近乎拉平了东亚各国的科技水平,在装备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自然很难重现之前那种一个打五个,砍瓜切菜的情况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