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因其在现代发掘出一个边长三百多米的近正方形古城因此为现代人所熟知。
不过此时的楼兰并非出土古城的位置……
就像月氏、乌孙随着战争迁移一样,楼兰也经过迁移,只不过它的迁移是因为水源枯竭不得不改道而南迁。
此时出现在沈兵面前的这座楼兰城似乎与出土的有些相似,城墙同样是三百余米宽的正方形。
三百余米……这要是放在中原简直就可以说是一个村而不是一座城,也难怪匈奴只能在此屯兵一万。
远远的看见秦军前来,楼兰城头就吹起了牛角号并燃起了狼烟。
然后整个楼兰就紧张起来,散步在远处的匈奴匆忙往楼兰赶,另有两队人马大概各两千人则整队出城并往两翼散开。
从这一点看匈奴的守城战术又有所提升,知道守城不能死守而“攻守结合”。
比如此时的楼兰,若匈奴将一万人全部集中在城里,那么秦军就可以放心的将其城门封锁并包围,不需要考虑另一面甚至连夜袭都不需要担心……匈奴全被封在城里,一有什么动静秦军很快就能发觉。
但若留六千守城而另四千出城……就会给秦军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那四千匈奴就会突然出现在秦军身后发起进攻,或者在秦军爬着木梯攻城时匈奴突然从侧翼杀至里应外合将秦军杀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