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当战局有利时,匈奴就会像狼群一样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抢一点利益,生怕来迟了值钱的东西都被别人抢光了。
若战局不利,就“呼啦”一声四散逃走。
当然,自从冒顿单于继位之后这种情况会好许多。
从这一点来看,匈奴骑兵与蒙古骑兵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蒙古骑兵同样也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散”。
这里用“散”而不是“逃”,是因为蒙古骑兵已经将这“逃”发展成为一种战术,是有指挥、有秩序的“逃”。
蒙古军队鄙视没有勇气的懦夫,且军令十分严格,是打是撤都在指挥官的号令之下,于是用“逃”就不合适,更应该是“散”。
匈奴骑军就还没到那程度,其指挥更多的还是靠自觉、靠心有灵犀、靠动物本能的敏感。
这种指挥模式的缺点就是对兵士的节制及约束不是很强。
比如现在,被秦军火炮一轰,其本能的反应就是骑马逃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