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军工厂维持不下去,这些熟练的技工及人才马上就会被其它厂甚至其它国家挖走,有一天再想重新把这工厂建起来那就难了这绝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才储备和培养没有几十年时间很难做到。
此时对于北地来说,这些冶铁、铸铁以及打制装备的工匠就是军工人才。
有冶铁作坊在就是留住、培养并吸收人才的过程北地有工作,不仅报酬高还稳定另外还有各种福利,工匠当然愿意往北地走。
否则,如果像扶苏和胖子屯想的那样,冶铁作坊不赚钱就少开一些,这些工匠来了又能做什么?
甚至即便他们来北地,几年不干老本行只怕都手生了。
而且北地对铁的需求远比扶苏和胖子屯想像的要多得多。
此时是因为青铜器还没被完全淘汰,有一天新铁可以毫无顾忌的生产所有的军备包括盔甲在内都会变成铁制的。
另外还有农具,生活用品,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等,都需要大量的铁。
所以这一点不需要考虑,即便是赔钱沈兵也要保持规模。
扶苏了解这些道理后就感叹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