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战场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变化,匈奴骑军一队队从秦军侧翼飞驰而过然后将箭矢不断的射入秦军阵中。
沈兵立时就感到压力骤增。
匈奴这种进攻可以说是立体且多方向的。
地面与骑兵相结合,正面与侧翼同时进攻,而且东、南、西、北各面都有,匈奴骑军甚至还利用机动性见缝插针绕到秦军的后方也就是五原城的方向掩护城内的友军出城。
更糟的还是此时匈奴已不再逞强抢先破阵,而是在后头用弯刀弓箭驱赶奴隶往秦军阵营冲。
此时沈兵就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这“霹雳火球”是用还是不用?
并不是说沈兵担心误伤奴隶。
事实上这些奴隶并不全是中原人,其中还有许多东胡及西域人。
如果用的话,那“霹雳火球”炸的始终是奴隶。
“霹雳火球”终归有限,炸完了奴隶还能留下多少面对凶奴的冲锋?
但如果不用,那奴隶大军就有如潮水般的朝秦军涌来,又如何阻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