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说扶苏就无言以对了。
因为要用纸的绝不会是什么在田地里耕作的百姓,甚至都不会是普通的读书人……
原因很简单,普通的穷苦读书人考虑成本问题依旧会使用竹简,不过就麻烦些、不够轻便而已。
之所以有人拼着饿肚子买纸,那是图新鲜赶时髦,并没有到非用不可的地步。
所以大多数需要用纸的却是有钱的达官贵人。
比如扶苏,自从有纸后他行文作画就再也没用过竹简了。
所以此时纸价贵那妥妥的是劫富济贫……劫了达官贵人的富,济沈兵这个贫。
等到有一天,教育普及率高了普通老百姓都会写字对纸也有需求了,那时纸价才会影响到普通百姓。
接着沈兵又加了句:
“不过,若是公子想要用纸,却可随时来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