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落在桌案上的图纸上,只见余承安所描绘的图纸宛如一个葫芦形:。
入口处的暗沟就是长长的葫芦口,内部的地下溶洞空间则就是葫芦身。
再往后的一个小口子,则就是葫芦底部破开的一个窟窿。
从图纸上余承安标注的文字来看,这个暗沟乃至整个地下溶洞的巨大空间,足有长宽三百丈左右的方圆,而葫芦底部破开的窟窿则只有约莫十丈直径。
要化解天险似乎很简单,只需要将溶洞底部通往地底岩浆池的窟窿堵住也就行了。
可实则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盖因暗沟恰好处于西湖之水地势最低洼的地带,呈现一滴泪滴的形态,被称为“黄泉之泪”。
这种情况下,西湖之水往下冲击灌涌的水压力量极其惊人,即便暂时将窟窿堵住,窟窿也迟早会被巨大的水压冲压造成地质坍塌,彻底崩溃挤开。
而另一方面,单纯堵住西湖湖底的窟窿,也无法保证直通地心的地火岩浆不会爆发。
地火岩浆一旦爆发,冲击在堵住的窟窿上,强烈的炎力焚化地质凶猛冲击,也依旧会令两道天险发生碰撞,造成传说中的“黄泉之泪”与“地狱之火”碰撞的灾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