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哥儿最近和他亲近了许多,大概是上次的一番夫子谈心,让儿子对他亲近了不少。沈尚书也是第一次正视了怡哥儿的那点粗鄙的小心思。
是的,就算对方是他的儿子,他也是不屑的。
那种借别人来报复对方的行为,沈尚书是不屑的。
沈尚书自认为自己是儒家出身,人清清白白,天地浩气,不能以视,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又明了的想法,因为这种想法,他是为政的官员,总是会和权谋打交道,不说什么向死往生之类的话,但自认为是坦坦荡荡,不屑与之的。
就是这种骄傲,沈尚书才能在满朝文武中中立直行,这也是为臣之道的本质所在。
可是,知道怡哥儿行事的前因后果的时候,沈尚书是极力的想帮助他,但也生出了一股怒其不争的情绪。
这种情绪压在了心底,也给怡哥儿的形象带来了不太好的感官。
这是什么感官呢?
怡哥儿不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孩子。
他可以忍耐对方的敏感内向,不争气,但是对于光明正大这个词的渴望,却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
或许,沈尚书最大的愿望,就是光明正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