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景,让他想起他当年刚刚进入青山书院的模样。
他六岁那年搬到皇子殿,八岁那年隐姓埋名去了青山书院。
那个时候,自负天才之名,无所畏惧,也胆大包天。他因为身份的落差问题,受到了截然相反的对待,一时心性大变,体会过多。
而宫人趋炎附势的态度也绝非可以平常心对待,更何况他这个本来深受宠爱的皇子。
连夫子都带上了情绪,他敏锐的察觉到许多东西不同了,他还是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惯皇宫里的那些夫子的虚伪,加上怨气自觉深重,偏总爱一时冲动,激怒夫子,还试着挑衅对方。
皇宫内的夫子都非凡品,除了给皇帝告状这种直接的投诉行为,他们也有其他可以给他设套的更为高明的方式。
夫子让他做一篇文章,题目为论市。
所谓市,自然物品买卖的含义了,他一个皇宫里长大的小皇子那里有什么可以论述的,就算再怎么天赋异禀,也不能凭空想象。
夫子便进言,“二皇子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皇上有什么建议?”
父皇道,“不体会民生,那里知民间疾苦,便让他去青山书院吧,爱卿以为如何”。
“与二皇子大益”。
打着为他好的旗帜让他去了青山书院,等他经年后多番回想,却已经能明白自己的那个结果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父皇虽然欣慰自己,但却要打压自己,让自己接受皇权的安排。他的事情在皇帝的心里埋下了引子,只等合适的时机将这个引子牵连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