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559章 T-34原型车——A-32试验坦克 (2 / 5)
        正如赵柳所言,马拉申科营长的那辆被称为A-32试验车的怪异坦克,的确是苏军下一阶次的主要坦克方向试验车型。

        早在西班牙内战时期,苏军便根据西班牙战场上的坦克战斗经验提出了新型坦克的装甲要求,既:

        ——“要在近距离抗击37毫米反坦克炮的直射,以及75毫米炮在中等距离的斜射。”——

        接到苏军军方的改计要求后,隶属苏联红军汽车装甲坦克总局下的两个生产基地:

        由基洛夫工厂、红色十月工厂等厂家组成的“列宁格勒”生产基地和“哈尔科夫机关厂”这两家坦克生产基地很快就分别行动起來。

        其中,哈尔科大机关厂一开始打算决定继续加强BT系列快速坦克,并在不久以BT-5快速坦克为基础,研制了拥有25毫米正面装甲的装甲加强型BT-IS型试验车,以及在BT-7快速坦克基础上重新设计拥有倾斜装甲的BT-SV2型试验车。

        也正是由此开始,哈尔科大机关厂通过改善装甲的防弹外形来增加防护效果的方式,走上了与列宁格勒方面生产基地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也成功让哈尔科夫机车厂的技术人员在坦克防护上处于世界上最领先的水平。

        1937年10月,哈尔科夫机车厂设计局的总工程师费尔索夫通过在BSV2试验车上取得数据为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坦克A-20计划。

        而这A-20计划车也正是苏军后来的装甲主力T-34中型坦克的直接前身。

        但很遗憾,这个时间段正值苏军内部的“大扫除”开始,这个计划便被一直搁置到1937年年底。

        1937年11月,参与过T-29计划和T-46-5支援坦克计划的基洛夫工厂工程师M·J·科什金,成功在费尔索夫工程师被突然逮捕后接任了哈尔科大机车厂的总工程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