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767章 高卢鸡的中型战车——索玛S-35型骑兵坦克 (2 / 3)
        这时的德军车长还敏锐的发现,类似于于自己车组这种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在战场上的大多数事件。

        这一刻,他明白了自己貌似发现了可怕的事实,那就是装备于己方坦克上的37毫米坦克炮明显在这个距离不够给力啊。

        或许“37敲门砖”在对付装甲车或是其他轻型坦克时还够用,可一旦遇上对面那种法军的“迷彩怪物”时,自己Ⅲ号E座车上这门可怜的37小水管坦克炮似乎只能听个响而已。

        同样,与这位德军车长一样在战斗开始后发现事情不对劲的大有人在,可他们面对这种突发情况一时之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除了加快推进速度,企图用缩短距离增大穿深以外,也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毕竟战斗才刚开始,绕后去攻击对方装甲可能比较薄弱的侧面根本不现实。

        于是,接下来的装甲战就逐渐演变成了德军以进攻队形涌向法军坦克,凭借着优异的默契配合,开始有条不紊的相互攻击法军装甲部队。

        也就是在这一边攻击一边试探的战斗中,经验丰富的德军装甲指挥官们很快分析出了法军坦克的优缺点。

        首先,法军坦克目前一共出现有3种不同性能的载具,其中两种较为相像,应该是战前情报中的哈奇开斯H35与H39坦克,对方搭载的短37坦克炮(大部分都是一战货SA18,40年才开始生产的SA38实际装备比较少)没法破防己方Ⅲ号战车,并且表现出的综合性能比较一般,所以这两种载具也是己方现在可以勉强对付的法军载具。

        而另外一种出现的法军坦克可就让他们有些头疼了,它们的车身主体像一块烤面包顶上加了颗迷彩色的樱桃,德军的穿甲弹轰在对方的车体和炮塔装甲上只能打出一阵乒乒乓乓的乱响,实际上却没有一处是被击穿,德军装甲指挥官们很快就发现己方的37毫米KwK35/36坦克炮在500米以上的距离对其的攻击根本无效,而对方却可以在更远的距离摧毁己方坦克,双方的战车性能差距清晰可见。

        这种无法被德军击穿的坦克正是法军制式载具——索玛S-35骑兵坦克。

        1935年,法国军方提出,在D1和D2坦克的基础上,研制一种AMC战斗坦克,最终由于国际环境因素,法国军方直接指定了由法国索玛公司负责研制该计划。

        1936年,这款名为S-35的中型坦克正式装备法军,直到1940年截止一共生产超过500余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