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被击中的苏军坦克纷纷冒烟,失去了战斗能力,但却没有止住后面V型编队的其他苏军坦克继续前进的意图。
前面几十米处,就是两辆绝密坦克的停驻点,这一刻的苏联装甲兵们无比兴奋,只要越过它们,芬兰人的这个包围圈,己方的坦克群就足以轻松突破了,而且也可以绕到两辆绝密坦克另一边,攻击薄弱的侧后装甲。
很快,四辆英勇无畏的T-26轻型坦克便借助着战友的牺牲成功越到了距离最近的KV原型车的停驻位置,转动炮塔再次开火。
轰!轰!轰……
伴随着一阵耀眼的炮口火光抖动,几枚极速螺旋冲出的45毫米BR-240风帽穿甲榴弹十分精准打在了张铭三人座车的侧面装甲上。
可令苏联坦克兵难以置信的是,哪怕即使是在这种近乎完全贴脸的情况下,几辆突破坦克集火换来的却依旧是当场4发跳弹的骇人结果。
毕竟他们自己也绝对没想到,基洛夫工厂设计KV原型车时按照的全是苏联军事委员会的要求,坦克的两侧装甲要和正面装甲一样厚,也就说,KV原型车的侧面也是75毫米,根本不足以让100米只有51毫米/90°垂直穿深的45毫米20-K坦克炮给突破防护。
(基洛夫工厂的那群婊子养的,你们到底造出了什么怪物!!!)“ЭтисукиныдетиКировазавода,чтовысделалисмонстрами!!!”
某位已经算是目瞪口呆的苏军坦克营营长猛然发出了一声愤怒巨吼,这一声巨吼也完全能够代表眼下所有苏军坦克兵心中的深深震撼,以及……那种更为深层次的无力感了。
庞大的体型、无坚不摧的火炮,还有那不动如山的可怕防御,让KV原型车和身后的T-100重型坦克依旧是战场上屹立不倒的终极屠夫。
仗打到了这个份上,大多数的苏军装甲兵们终于切身感受到这“近在咫尺”的无力恐惧,明白自己根本无法攻破对方防御的毛子坦克手们仅剩的选择只剩下了越过两辆绝密坦克,快速撤退这一条途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