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摸了摸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沉思了起来。
电影档期是指电影发行方综合考虑影片类型、内容等因素为影片选择与观众见面的“黄道吉日”,即影片的上映日到下档日的间隔。
在电影界有一句话,叫档期定生死,意思就是说一部电影的票房,跟档期直接相关,一些优秀的电影,如果定在春节档或者是其他比较重要的档期,票房能多收几个亿。
当然,如果是一些小成本电影,如果硬要杀入巨头的杀阵中,那很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
所以档期的确定对一个电影非常重要,这也是陈飞为什么要认真思考的原因。
对观众而言,电影档期是有暇时间并且愿意集中看到某种类型影片的时间段。
电影档期的出现以及针对不同档期的电影市场营销策略,是一个国家电影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华夏电影档期是通过借鉴美国电影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
近年来,电影档期排映在国内电影市场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期排映科学与否,是决定一部电影能否获得票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片方高度重视影片的排映,往往把排映作为提升票房的重要手段。
华夏电影档期发展现状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华夏电影档期排映已形成以暑期档(约100天,每年的6月初——8月底)、贺岁档(近100天,12月初——翌年2月中下旬、国庆档(7天)、春节档(7天,包含在贺岁档中)这四大档期为主,以情人节、清明节、五一节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光棍节等小档期为辅的格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