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正对着一个青花罐子大声地议论。
一个是胳膊上戴满了各种串儿的小胡子,另一个是手里搓着一对核桃的胖子。
就听手里拿着罐子的小胡子说:“你瞅瞅这个鱼藻图,很典型的明代纹饰嘛,你再看,这棕眼,粘渣,稚拙的画笔,现在根本就仿不了,必真无疑!你再看看这底款‘大明嘉靖年制’肯定是明代官窑嘛!”
胖子说:“这罐子胎质洁净纯白、厚重,底足铁锈斑点,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呀?”
“这是因为它采用瓷土和高岭土两者结合的二元次配方,三分是高岭土,七分是瓷土,混合后胎土中的氧化铝明显增加造成的……”
看这两个人像说相声似的,而且满嘴的古玩术语,都是一副业内专家的样子。
虽然,我没看东西,但是我可以肯定这两个人和摊主是一伙的,他们玩的是“拉驴”。
我刚要挤出去,没想到土豪从那个小胡子的手里拿过罐子仔细地看。
古玩市场的规矩,东西在谁手上,谁才有资格谈价,旁人不得插嘴,更不能从中抢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