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国难思良将 (2 / 4)
        “是亏了,不算一二二旅,我们消耗了八百万发子弹,还不算炮弹,如果按照永州市场价,至少值二百万多大洋,就算我们自己生产,也是六十多万大洋的成本。”

        十八集团军雪中送碳,冯天魁这个决定,连各位旅长都理解,罗家烈也不跟他扯这个,算起了弹药消耗。

        打仗就是打钱,六十六师从日军尸体上搜刮的日元,大洋,加起来才二十几万,分给参战八路军一半,光奖励立功将士,抚恤伤亡士卒都不够。

        这还是完胜的战果。

        “家烈,你的帐算错了,中日之间的炮声一响,铜材直接翻了一倍的价格,更别说子弹,翻了三番。”

        “我的天啊,好在一二二旅出击石门,那六百吨的铜材,总算是把我们的消耗弥补了!”

        说实话,这仗打到这个份上,六十六师上下对冯天魁这个副官,彻底服气了。

        如果说,整个六十六师几个旅里面,最不需要的整补的,就是一二二旅了,听说他们在石门和保定,又缴获一批79口径的弹药。

        “我们的兵,也把子弹壳收集起来了,都交给了永州警备二团,到时候让他们在潼关留给兵站运输回去,也有个几十吨的样子。”

        几个人里面,黄玉民感慨最深。

        “你们说,这小子神了,当初潼关建设兵站,芜湖建设军需仓库,两个地方,都成了我们路过的节点,还囤积了大量物资,弹药,路过时候,顺手就把弹药补充了。”

        “芜湖是大帅选的,其实周小山最精准的是判断了中日之战爆发的时间,利用我们上海锄奸,利用德国人急于交易,提前购置了一批子弹,要是等到八月,别说是天价,关键还没货,有货也运不进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