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在中央军和湘军所在的另一边,也有一个中校,坐在后排给旅长们安排的位置,居然是陈诚嫡系十八军的将领,这让他很意外,多看了几眼。
军情紧急,会议就一切从简。
刘湘虽然没想到中央军和湘军来了这么多人。
尤其是吴奇伟和刘建绪,他们都接到陈诚的电报,愿意归属七战区指挥。
哪怕是建制残缺,军械不整,也愿意跟鬼子再战。
郭勋祺电报里就介绍过,十五集团军在日军吴淞口登陆时候就拉出去,一直在战场不断整补,而第十集团军,拉上去时间不是特别长,所以淞沪后撤时候,这个两个集团军很多部队成建制到达的宜兴,所以军械的情况,远比那些跑散了的溃兵好的多。
周小山对这两人,还是非常熟悉的,吴奇伟在北伐,围剿红军,抗日战场履历功勋,抗战结束时候,也许是因为黄埔生成长起来,也或许是吴奇伟什么言论把老蒋得罪了。
反正这员悍将,在抗战胜利以后,就立地成佛了。
他根本没有出现在解放战争内战的战场上,跑去当了湖南省主席,武汉行营副主任一些打酱油的角色,后来干脆辞职回家赋闲。
最后还组织了粤东起义,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当选委员。
至于刘建绪,他的经历也很传奇,跟吴奇伟一样,打红军时候,下了狠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